我院与德阳市人民医院签订城市医疗集团合作框架协议
发布时间:2020-11-26 点击:7258
2020年11月3日,德阳市人民医院医务部蒋帅主任、体检中心邵爽老师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并代表德阳市人民医院与我院正式签订两院城市医疗集团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总体战略部署,为进一步优化健康服务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域服务能力提升,根据《德阳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德办发[2017]88号)安排,结合市卫健委关于医联体建设的工作要求,组织建立城市医疗集团,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结成城市医疗集团。
双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但不仅限于管理,技术,培训、信息转诊、应急等合作。
(一)管理合作。互派管理人员交流学习,协助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二)技术合作。派出技术团队,或通过专科共建、业务指导、临床带教、科研协作等方式的合作,共同发展医疗技术。经双方医院许可,派出的医务人员可在城市医疗集团内执业。
(三)培训合作。优先接收城市医疗集团人员进修和短期学习,且免收进修学习费用。优先接收城市医疗集团送培医师,并根据集团成员医院需要推荐优秀规培毕业医师。
(四)信息合作。在城市医疗集团内探索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医疗集团内诊疗信息互联共享、业务协作,并依托信息平台开展预约诊疗、远程问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服务。
(五)转诊合作。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要求,为双向转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并向对方提供所转送患者的有关诊疗资料。
(六)应急合作。建立健全区域“大急教”平台,推动区域率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急教平台建设,建立全市共享的半小时急救圈,提升救援效率与能力。
(七)其他合作。在城市医疗集团内,可根据具体情祝及需求探索医学影像、检查检验、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等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协作。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总体战略部署,为进一步优化健康服务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域服务能力提升,根据《德阳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德办发[2017]88号)安排,结合市卫健委关于医联体建设的工作要求,组织建立城市医疗集团,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结成城市医疗集团。
双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但不仅限于管理,技术,培训、信息转诊、应急等合作。
(一)管理合作。互派管理人员交流学习,协助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二)技术合作。派出技术团队,或通过专科共建、业务指导、临床带教、科研协作等方式的合作,共同发展医疗技术。经双方医院许可,派出的医务人员可在城市医疗集团内执业。
(三)培训合作。优先接收城市医疗集团人员进修和短期学习,且免收进修学习费用。优先接收城市医疗集团送培医师,并根据集团成员医院需要推荐优秀规培毕业医师。
(四)信息合作。在城市医疗集团内探索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医疗集团内诊疗信息互联共享、业务协作,并依托信息平台开展预约诊疗、远程问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服务。
(五)转诊合作。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要求,为双向转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并向对方提供所转送患者的有关诊疗资料。
(六)应急合作。建立健全区域“大急教”平台,推动区域率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急教平台建设,建立全市共享的半小时急救圈,提升救援效率与能力。
(七)其他合作。在城市医疗集团内,可根据具体情祝及需求探索医学影像、检查检验、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等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