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科思想政治及医德医风学习
发布时间:2024-08-30 点击:4083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努力促进医学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新贡献。中江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于8月21日进行了思想政治及医德医风学习。
一、思想政治学习
1、周弘林科主任组织学习习近平重要文章《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坚持到底》。文章强调,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要求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我们党从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使命任务、面临的复杂环境出发,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化,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的重大命题。文章指出,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政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面临治党治国的特殊难题。至少有以下几大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文章强调,必须把促进全党牢记“三个务必”、践行党的宗旨作为根本指向,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从而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力量,凝聚更为广泛的奋斗力量。
2、周弘林科主任组织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3、林冬梅护士长组织学习《习近平: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二、医德医风培训
一是传承弘扬中医“仁、和、精、诚”核心价值观。我国传统医德强调:医乃仁术,爱人为本。医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可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传承弘扬中医“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能丰富新时代医德医风内涵,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是确立医德思想,主动自觉增强医德修养。医务人员要确立医德思想,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并增强医德修养。
三是要防微杜渐,抓好细节。医务人员要不断反省,展开自我批评,保持思想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在工作中践行思想,在思想和行为的隐蔽和微小处下工夫。
四是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医务人员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技能,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五是要注重自身职业形象和言行举止。医务人员要自觉打造自身职业形象,保持良好言行举止,不能做出损害职业形象的言行,要树立“以患者为本”的良好形象,营造“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科室氛围。